音响厂商设计的产品很不容易改动,因为,他们总是抱守过去的成功经验,害怕创新。有些音响厂商还是将自己定义为*****品,完全手工生产,云南大学老人家HiFi。作为和工业化脱节的手工生产的品牌们活得好吗?汽车里面的手工***品牌:劳斯莱斯、宾利、迈巴赫,云南大学老人家HiFi,哪一家不成为其他大众一些厂商的附属公司。所以对于大多数音响厂商来说,需要打破标榜自己是*****品的定位。放下身段,云南大学老人家HiFi,该用当代科学技术的就用技术,该用啥仪器就用啥仪器。在保证产品参数的条件下,让产品的听感符合更多人群。现在的音响产品原本就不该成为发烧友人群的专属,而是提高比发烧友更为广大的普通社会群体生活水平。
不仅如此,这些客观参数,实际上参考意义也有限。例如总谐波失真,从保真的角度来看当然越低越好,但同样的失真数值,由于失真的频段不同,听感却可以天差地别;又例如频响曲线,平直固然很重要,但根据发声单元的摆放等特性,需要对曲线进行调整才能营造比较自然的声场。因此,评价音质好不好,更多的还是靠主观听感,只要客观参数并没有劣化到坑爹的程度(例如分离度70%都不到),那参考价值并不很大。
RMAA可能已经是**简单的测试工具了,但依然很多人没有测试条件,或者不懂测试方法
除此以外,测试音质客观参数的工具也是凤毛麟角,而且不太容易被人所掌握。**简单的方法,或许是利用声卡和RMAA软件来测试参数,但要比较严谨地测试音质,专业的AP是少不了的,或许还需要专门布置一间音频实验室。与之相比,CPU的测试只需要跑分软件简单运行一下即可完成,屏幕画质好坏所需要的红蜘蛛等校色仪也比测试音频的工具容易折腾得多。而且。有了测试音质的工具,大部分人也并不懂正确的测试方法,例如带不带负载测出来的数据也有天壤之别。种种因素之下,多数人对音质的评价,往往没有掌控在某个标准体系当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以至于有人说发烧的比较高境界是烧文学。
还一大部分烧友表示自己不那么”懂音乐”。毕竟”懂“这个标准太难把握了;但是烧友普遍聆听量要大于圈外人;不知道这算不算”懂“?还是说必须得识谱?从事音乐行当?”大部分发烧友并不擅长乐器“--我同意;但是确实有一部分发烧友是擅长乐器的。“他们如何知道音响发出的声音是否还原真实”--去听现场,去听现场,去听现场;这是老烧们经常要说的一句话。就像孩子永远发不出妈妈一模一样的脚步声,但是听多了自然知道妈妈走近了。老烧们听多了,自然知道真正的乐器应该发出的是什么样的声音。“还是只是单单凭着“好听,悦耳”就认为是好音响”--是有一些公认的标准的。比如刘汉盛先生的“音响二十要”。鉴于现在知乎渐有”戾气“侵袭,在此声明,我没有崇洋或者崇港或者崇台的意思
文章来源地址: http://smdn.chanpin818.com/smpj/erji/deta_4300165.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